….我們要接受自己的恐懼、害怕、甚至怨恨,憤怒的情緒,但是同時也要相信自己是個有復原力的人,也知道最後總是會回歸到常態。研究顯示,人生中曾遭遇重大災難的人,大多數最終會回歸常態,因為人都有能力適應且恢復,甚至有些人會過得比以前還好,變得更有韌性。
具體可行的方法是不要隨便追著發展中的新聞,尤其在台灣,太多各種立場的新聞評論員(名嘴),抓著不確定的新聞(也就是還在發展中或者詮釋角度的差異,還不至於算是假新聞)大肆渲染爭取收視率,若我們將大部分時間花在上面,不焦慮才怪呢!我覺得反正疫情也不是短期可以結束的,我們不妨就只鎖定幾個優質且深入的媒體,只看「慢新聞」,也就是讓專業且客觀的專家幫我們過濾即時且混亂的訊息,我們再花很少的時間就可以很理性的獲得所有我們應該知道的疫情動態。
再來是透過運動來化解焦慮,雖然疫情期間避免太多的人際互動而宅在家裡,但是在家也可以做很多運動的,只要動起來,壓力就會緩解。
如果能夠的話,親自做一些可以從頭到尾自己完成的事,比如煮自己喜歡的餐點,種一盆植栽,或者整理老照片與自己的收藏品……等等。這種自己可以掌握的作為可以化解疫情下不確定感所產生的壓力…全文請見連結
https://vocus.cc/article/60e42e47fd897800011b36ad